8月24日,由北京市文聯主辦,北京曲協、北京廣播電視臺文藝頻道承辦的第十六屆北京青年相聲節頒獎暨優秀節目展演在京舉行。北京市文聯主席韓子榮,中國曲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楊發航,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馬新明,以及田鵬、馬宏、武曉南、李金斗、李偉建等相關負責人出席頒獎典禮,并為獲獎選手代表頒獎。第十六屆北京青年相聲節以“傳承創新 賡續前行”為主題,以“推人推作品”為宗旨,涵蓋相聲作品比賽、優秀相聲作品展演、頒獎暨優秀節目展演、專題研討會、赴外交流演出等系列活動。
自本屆相聲節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北京、天津、河北、上海、安徽、西藏等21個省區市,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遼寧科技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等大學生賽道寄送的報名視頻,共計98個。通過評委對報送節目進行嚴格評選,共有43個節目入圍決賽。8月20日至22日,決賽在北京老舍劇場舉行,最終評選出創作獎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10個、優秀獎19個、優秀組織獎14個。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北京青年相聲節首次開通大學生相聲賽道,并于8月21日下午舉行大學生專場相聲決賽。選手們嘗試用各種方式讓傳統相聲煥發青春光彩,反映當下年輕人的心聲。北京曲協主席李偉建表示,沒想到首次開通大學生相聲賽道,就得到全國各地大學生的積極支持,甚至國外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都有學生報送作品。“相信隨著北京青年相聲節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不僅有大學生相聲賽道,將來還可能設置女子相聲賽道。只要對相聲發展有益,我們就會樂此不疲地做下去。”李偉建說。
8月24日晚舉行的第十六屆北京青年相聲節頒獎暨優秀節目展演回顧了北京青年相聲節走過的16年歷程,并邀請相聲名家與獲獎選手同臺獻藝。由本屆北京青年相聲節一等獎獲得者趙彬、王威表演的相聲《別拿情緒不當干糧》,聚焦當下大家關注的“情緒價值”話題;陶思有、尚星呈表演的相聲《“醫”冠“錢”獸》幽默諷刺了個別假醫館、偽中醫坑害消費者的不良現象;王梓然、盛偉表演的相聲《送別》,以“穿越”的形式講述了一位八路軍戰士與現代人的對話,笑中帶淚,感人至深。作為特邀演出嘉賓,金霏、陳曦表演相聲《職場生活》,演繹職場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名場面”,讓觀眾在爆笑中引發共鳴;李寅飛、葉蓬表演的相聲《這兒是居委會》,由李寅飛深入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社區采風創作而成,通過展示居委會主任工作的一天,反映社區工作者的辛勞日常;李金斗、李菁表演的相聲《歷史之最》以戲說為切入點,寓教于樂,充分展現了相聲藝術的獨特魅力。展演活動中,相聲名家與新秀交相輝映,讓觀眾在歡聲笑語中感受到相聲藝術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青年相聲演員陶思有表示,自己參加過3屆北京青年相聲節,獲得過兩次一等獎,感觸很深?!霸u委們的點評,包括對作品提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對于我們相聲創作提升的幫助很大。同時,因為參加北京青年相聲節的同仁來自全國各地,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相互切磋和交流學習的機會。”陶思有說。
此外,本屆相聲節創新傳播路徑,由北京曲協聯手新媒體平臺,構建起多維度、立體化的傳播矩陣,在北京時間、抖音、快手等7家線上平臺同步直播,累計吸引超500萬人次觀看,有效地提升了相聲節的影響力。
16載風雨兼程,北京青年相聲節迄今已為來自全國21個省區市的2000余人次選手、累計近千個作品提供了展示的舞臺,著力將相聲節打造成專業優質的文化品牌,成為青年相聲人展示自我、交流互鑒的重要平臺。





